有天A先生突然跑到診所想現場掛號,說他的牙齒斷掉了會痛,剛好我們長療程病人在休息,趁著空檔趕快幫A先生看一下他的牙齒怎麼了?

一樣我們常規的診斷模式,一開始先詢問病人的問題,然後幫他拍攝全口X片以及CT斷層掃描,再來就是口內外的照片。

在全口數位X光片可以看到右下的牙齒根管治療過,上面有一個比較大的填補物,並沒有看到牙齒斷裂的痕跡,而小張X光片也是,可以看到靠近後面牙齒的部分有骨頭吸收破壞的痕跡。

根管治療後X光片,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上有較大的填補物
X光片可見做過根管治療的右下牙齒,上面覆蓋較大的填補物
根管治療後X光片,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有骨頭吸收破壞的痕跡
X光片可見做過根管治療的右下牙齒,有骨頭吸收破壞的痕跡

所以我們需要口內的照片以及斷層掃描來做更精準的判斷,口內照的部分就可以看到明顯牙齒垂直斷裂的痕跡,通常垂直斷裂或稱“縱裂”,這樣的牙齒要保留下來的機會很小,因為只要傷及牙根,那牙齒能承受的咬合力就會大幅下降了。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痕跡
從口內照可見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痕跡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痕跡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出現垂直斷裂(縱裂)狀況,保留機會很小

根管治療後牙齒易斷裂,建議用全瓷冠保護提升存活率

其實根管治療後的牙齒真的需要好好的保護,研究(註一)指出,根管治療(抽神經)過後的牙齒如果單純補起來在五年以及十年的存活率只有68%與54%,意思是說,如果抽神經的牙齒只是單純補起來,五年內有接近三成的牙齒會斷裂,十年有接近一半的牙齒會斷裂;而有使用全瓷冠或是假牙保護的牙齒存活率有97%,這兩個數字可以讓我們知道其實好好使用全瓷冠是可以保護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避免面臨牙齒斷裂拔除的風險。

根管治療(抽神經)牙齒與健康牙齒X光比較圖
根管治療(抽神經)牙齒與健康牙齒X光比較圖

在斷層掃描下可以看到斷裂的地方延伸到牙根了,甚至斷裂時間比較久,周邊的齒槽骨也都受到明顯的破壞,這樣要植牙的條件就會越來越差,所以最後只能拔牙。

根管治療牙齒裂開斷裂至牙根,斷層掃描顯示齒槽骨也受到明顯破壞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斷裂至牙根,斷層掃描顯示齒槽骨也受到明顯破壞

但是我常常跟病人講:「拔牙很簡單,但是要先想好之後怎麼恢復」。

為什麼要這麼說?

是因為,常常會遇到其實病人根本不知道牙齒怎麼了,就被告知要拔牙,然後沒有牙齒後才跑來問要怎麼處理。其實如果在拔牙前已經想好之後做什麼重建步驟,這樣除了可以做齒槽骨保存術,讓骨頭條件不要因為拔牙後過度萎縮,也可以規劃手術方式以及重建的過程,這樣可以大幅減少疼痛的過程。

齒槽骨保存術是目前被證明(註二)可以有效地預防拔牙後齒槽骨過度吸收的方式,這樣可以讓拔牙後的洞經由引導式長骨頭修復缺口。

拔牙後,該做植牙還是牙橋?

在A先生這個案例拔除右下第一大臼齒後,可以進行兩種治療方式去恢復牙齒的功能:

第一種是牙橋,顧名思議就是一座橋,那我們就需要前後兩顆牙齒來做橋墩,前後的牙齒必須要修整過才能承載這一座橋樑,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評估牙橋在這個位置適不適合。

第二種是植牙,植牙的意思是提供一個人工的牙根來承載咬合力,需要評估的條件是齒槽骨的多寡、角化牙齦、病人身體狀況等等的因素。

植牙與牙橋比較圖
牙橋需要將缺牙前後兩顆牙齒磨小,再套上三顆相連的假牙;植牙僅針對缺牙部位植入人工牙根(植體)加上牙冠來恢復咬合

當然在這個案例評估中,我們可以看到A先生的第二小臼齒以及第二大臼齒,牙齒有樹脂補牙過的痕跡,範圍不大,狀況也還可以。牙齒斷裂處在斷層掃描檔案中可以看到牙根斷裂,頰側齒槽骨吸收不見。這種情況我們首要的評估是如果前後牙齒磨小,對這兩個橋墩的牙齒是加分還是減分,如果是減分,那就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選項;再來是評估植牙適當性,這邊可以看到骨頭缺損比較大一點,但是我可以藉由補骨以及骨頭再生的方式處理。

最後就是病人意願以及身體狀況,牙橋可以做到當天給牙齒,但是因為牙橋是三個假牙連在一起,清潔上就會比較困難,而植牙因為骨頭條件的關係需要久一點的癒合期,但是不會破壞前後牙齒,且做完後每個牙齒都是獨立的狀態,清潔相對地容易,也比較能達到清潔乾淨。

即拔即種大幅縮減治療時間與患者不適感

病人思考後還是決定使用植牙的方式,那再來就是我來決定手術方式。傳統上可以把每一個步驟分開做:拔牙、補骨、植牙、補肉⋯⋯等等步驟。但這樣做起來除了時間拉更長、手術比較多次,病人承受疼痛的次數也比較多。

所以評估後我決定使用即拔即種的手術方式(immediate implant)加上補骨手術一起,這樣可以讓三次手術減少成為一次,當然這會考驗到醫師技術、術前規劃的縝密度,所以醫師差異大概可從這裡去分辨出來。

手術當天我先使用微創的方式把下顎第一大臼齒拔除,並且清理裡面受到感染的組織,然後在薄弱的齒槽骨中找出穩定的位置與角度後植入人工牙根,再進行補骨以及使用再生膜去幫助骨頭生長。

卓育全醫師進行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過程
卓育全醫師為A先生進行即拔即種加上補骨手術,減少手術次數

可以看到手術後的三個月頰側骨頭維持得很好,在X光片上也可以看到骨頭缺損的部分已經成功地恢復,這時候只需要等待骨頭硬化完整一點就可以準備做最後的階段,全瓷冠製作了。

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後三個月的斷層掃描比較,成功恢復骨缺損部分
經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三個月後,從斷層掃描可見骨缺損部分已成功恢復

在過了整整五個月的時間,我們使用ISQ植體穩定度測量儀來測試植體是否穩固。當一切都達到標準後,接著使用數位流程來取模型製作假牙的部分,全瓷冠咻咻咻就做好了,這樣除了可以增加精準度以外還可以免除病人面對傳統印模的不適、反胃的感覺。

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五個月後,進行植體穩定度測試與數位全瓷冠假牙的設計製作
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五個月後,測試植體足夠穩定,便開始進行數位全瓷冠假牙的設計製作

五個月聽起來似乎很久,但是如果一開始沒有好好的計劃以及處理,一般診所可能需要拔牙後等三個月才能進行手術。手術完要再等,補骨跟植牙加起來可能需要十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時間與費用常常是病人考量的點,但是我考量的是如何讓你省掉非必要的時間與手術不適感,以及合理的花費。當然這需要一直進修與設備的投入,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了解,好好做跟隨便做的差異,我希望成品是兩方都滿意的結果。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採即拔即種補骨搭配全瓷冠假牙治療前後對比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採即拔即種補骨搭配全瓷冠假牙,順利為患者重建耐用的牙齒
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採即拔即種補骨搭配全瓷冠假牙治療前後對比
為根管治療後牙齒裂開患者完成即拔即種與補骨手術,全瓷冠假牙更耐用美觀

備註:療程效果因個人狀況而有所差異,請諮詢專業醫師為您制定合適的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