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一定要植牙嗎?植牙會有風險嗎?請我們鑽研前牙美學以及植牙專科的卓醫師來為大家詳細說明。
缺牙/牙周病間接影響生理與心理層面問題
我會把缺牙的影響分為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生理就是身體的影響,心理則是自信、社交等等的問題。
1. 缺牙對「生理」部分的影響,這邊引用一篇國際牙科專刊的研究:
因缺牙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使得水果、蔬菜、纖維和胡蘿蔔素的攝取能力大幅下降,進而造成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的增加。這不僅會導致肥胖盛行率較高,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胃腸道疾病的風險。此外,也會提高胃黏膜、上消化道系統和胰臟癌慢性發炎等發生率,且增加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使心電圖異常、高血壓、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和主動脈瓣硬化的風險上升。
另一項研究也證明了完全無牙與冠心病風險增加之間可能存在關聯。此外,最近的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得出結論,牙齒數量是心血管死亡率的依賴性預測因子。
我們可以藉由以上研究得知,其實缺牙不是只有少了一顆或是幾顆牙齒這麼簡單,對於身體的影響遠比我們想的還要廣。
2. 缺牙對「心理」部分的影響:
顯而易見是進食困難造成的挑食,嚴重缺牙的情況下也會造成骨頭與關節補償,導致下巴突出、嘴唇凹陷等外型上的變化,這些都可能造成社交恐慌,沒有自信。在我的臨床觀察中,牙齒不漂亮或是缺牙的病患通常會排斥大笑,甚至無法面對自己的笑容。
我常常會請患者看著鏡子回答我的問題,藉由這個動作來觀察患者的自信,並得到臉部動態的資訊,以及更多對之後美觀設計的參考。可是很多缺牙或是牙齒不美觀的患者通常沒有辦法執行這件事,看著鏡子他們突然不會說話了!
問他們怎麼了,不外乎覺得自己牙齒不好看、覺得沒有自信,所以沒辦法面對自己說話的樣子,因為他們第一次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
缺牙/牙周病會導致老人痴呆?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ooth Loss and Alzheimer’s Disease(註二)這篇國際牙科期刊的內容,明確歸類出為什麼缺牙以及阿茲海默症(老人痴呆症)之間會相互影響。裡面提到,牙周以及身體局部慢性發炎可能導致β-澱粉樣蛋白沉澱,缺牙可能造成某些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益的維生素無法被攝取,且良好的咀嚼能力可以有效增加腦血流量。這些都是缺牙和牙周病可能誘發老人痴呆症的原因。
聽起來缺牙好像有點可怕對吧?其實缺牙比我們想像的問題還多,它不只阻礙我們進食,甚至對身體都有極大的影響。
缺牙怎麼辦?
那缺牙後該怎麼處理?其實缺牙後不外乎三種方式去恢復喪失的功能以及外型:
- 活動假牙
- 固定式假牙
- 植牙
這三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我稍微解釋一下。
第一種活動假牙,意思就是活動的,需要被裝上和取下,咬合力大部分靠牙齦支撐。可以想像使用起來有東西壓迫牙肉的感覺,但好處是費用最低,我個人覺得是一個比較經濟的選擇,但不一定是最舒服或是好用的方式。
再來是固定式假牙,就是以前人家說的拔一顆牙齒要做三顆,學術上我們稱為『固定式牙橋』。要搭一座橋就必須至少要有兩個橋墩,這個橋墩就是我們的天然牙,所以必須要把牙齒磨小一點才能放上固定式假牙。缺點是可能會損壞前後原本健康的牙齒,且清潔上較困難,因牙橋中間連在一起,無法使用一般牙線穿過清潔,所以需要患者自身更努力照護。
第三種就是植牙,不會破壞前後牙齒,在缺牙處置入一根『人工牙根』,等待骨整合後在人工牙根上放上假牙就完成了。植牙的相對條件比較嚴苛,必須滿足骨頭與牙齦的條件才能長久使用。
植牙會有風險嗎?
植牙有沒有風險,要看用什麼角度來看待,如果是死亡的風險其實非常低,可以從一篇學術研究來看(註三):牙科手術導致死亡風險其實不是直接跟植牙有關係,手術最大風險來自麻醉與鎮定劑等藥物。植牙最常使用的是局部麻醉,顧名思義就是局部,非全身性,所以風險也較低。
其他風險對於植牙來說就是失敗率,在某些植牙區域難度較高時,這時候就很仰賴醫師的技術去克服,進而提高成功率。例如上顎的後牙區、下顎的後牙區,以及大魔王上顎前牙區域。
上顎後牙區很常遇到因為拔牙後缺牙太久,導致鼻竇氣室增大造成齒槽骨萎縮不足的狀況,如果骨頭量不足就很容易造成植牙失敗,這時候就需要做上顎竇提升甚至是補骨的動作。而上顎竇提升是很多牙醫師的惡夢,鼻竇膜是一層薄薄的膜,要輕柔地從骨頭裡分開又不可以弄破,才不會造成鼻竇炎或是感染的問題,需要膽大心細手不抖,以及事前詳細的計畫與推演。
這邊跟各位分享一下生命的脈動,這是鼻竇膜分離後看到它隨著呼吸而改變大小。
下顎骨齒槽神經是一條大神經,控制著半邊下顎骨以及嘴唇的感覺神經,如果受傷可能造成永久性嘴唇感覺異常。可是不巧的是,很多嚴重牙周病的患者都會有齒槽骨嚴重萎縮的問題,這時候為了不傷害下顎齒槽神經,補骨就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手術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設備到底夠不夠,醫師對植牙掌控度到底好不好。
而最最最大的大魔王,是最簡單又最困難的前牙(門牙)植牙!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前牙視野良好,沒有比較危險的構造,那麼前牙植牙難在哪裡?因為亞洲人齒槽骨普遍比較窄,牙齦厚度也偏薄,一不小心或是沒有經驗去計算角度與位置,植體可能就露出黑黑的邊緣了,甚至醜一點植體一大截都跑出來見人,那可是非常難看。
植牙的成功率其實在世界上的統計都還算蠻高的,在2012(註四),以及2014(註五)、2016(註六)的研究統計中,其實都可以看到植牙成功率一直很高,在94-95%左右。如果是用我自己的病例統計來看,成功率在98.3%,其實比大數據統計還要高。
但是什麼時候會失敗?植牙失敗會怎樣?之前我們在影響植牙成功或失敗的因素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過幾個造成植牙失敗風險的關鍵因素,患者本身的術後維護就是其中一點。
我心裡最討厭的植牙失敗就是不是我技術不行,而是患者有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吃檳榔、抽菸。手術恢復期的時候最怕患者抽菸,因為高溫的煙霧加上化學物質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傷口癒合不良,甚至造成植體暴露、補骨失敗等併發症。所以拜託植牙患者要好好配合醫師,讓我們發揮最好的能力去幫助你。
植牙過程和手術時間要多久?多久有牙呢?
植牙流程簡單來說就是醫師是先置入一根人工牙根,目前主流的材質為鈦合金,少數為氧化鋯。而御耀使用目前先進科技的士卓曼植體,這個植體除了設計符合零骨缺損的要求,而且材質上是混合鈦合金以及氧化鋯,利用這兩種材質的高生物相容性,骨頭會把人工牙根牢牢包覆住,之後在這個牙根上裝上假牙,就可以拿來咀嚼吃東西囉!植牙過程其實不會很複雜,完全取決於醫師到底熟不熟練,懂不懂原理以及一些標準。
至於植牙要多久後才有牙齒?這個我大概被問了一萬次以上了吧!
其實多久有牙齒這件事是取決於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情形,骨整合的速度取決於非常多的因素,例如年齡、性別、植牙位置、身體狀況、植體設計等等。傳統來說正常骨整合時間大約3-8個月(註七),能不能更快就取決於上述條件。如果使用一些特殊技巧以及比較好的植體,甚至可以達到當天有牙的狀況。
想了解更多植牙過程?台中植牙為何推薦御耀?繼續看看更多我們幫助缺牙患者重拾健康美齒的案例故事:
相關參考文獻:
- 註一:Emami E, de Souza RF, Kabawat M, Feine JS. The impact of edentulism on oral and general health. Int J Dent. 2013;2013:498305. doi:10.1155/2013/498305
- 註二:Dioguardi M, Gioia GD, Caloro GA,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ooth Los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of Case Control Studies. Dent J (Basel). 2019;7(2):49. Published 2019 May 1. doi:10.3390/dj7020049
- 註三:Reuter NG, Westgate PM, Ingram M, Miller CS. Death related to dental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2017;123(2):194-204.e10. doi:10.1016/j.oooo.2016.10.015
- 註四:Charyeva O, Altynbekov K, Zhartybaev R, Sabdanaliev A. Long-term dental implant success and survival–a clinical study after an observation period up to 6 years. Swed Dent J. 2012;36(1):1-6.
- 註五:Moraschini V, Poubel LA, Ferreira VF, Barboza Edos S. Evaluation of survival and success rates of dental implants reported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with a follow-up period of at least 10 y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5;44(3):377-388. doi:10.1016/j.ijom.2014.10.023
- 註六:Hjalmarsson L, Gheisarifar M, Jemt 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urvival of single implants as presented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with a follow-up of at least 10 years. Eur J Oral Implantol. 2016;9 Suppl 1:S155-S162.
- 註七:Esposito M, Grusovin MG, Maghaireh H, Worthington HV. Interventions for replacing missing teeth: different times for loading dental impla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2013(3):CD003878. Published 2013 Mar 28. doi:10.1002/14651858.CD003878.pub5